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古代的十八般兵器和阵法介绍(2)

0569.槊

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于马上作战。

槊(shuò)用硬木制成,分槊柄和槊头两部分,长约两米,粗约一把,柄端装有一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钉或铁齿六至八行,柄尾装有三棱铁钻。因其形状与狼牙相似,故也称"狼牙槊"。槊柄一般长六尺,槊头呈圆锤状,有的头上装有铁钉若干,有的槊柄尾端装有鐏。槊是由矛和棒演变而来的。《正字通》云:"矛长丈八谓之槊。"所以古代也把丈蛇矛称为"铁槊"。《武备志》载:"棒首施锐刃,下作倒双钩,谓之钩棒;无刃而钩者亦用铁爪植钉于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本末均大者为杵,长细而坚重者为杆,亦有施刃鐏者,大抵皆棒之一种。"《水浒传》中"百胜将"韩滔用的是一杆枣木槊;别外,还有指槊,掌槊,双槊,衡槊及枣阳槊等。

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就发现有战国晚期、东汉早期的槊。槊的种类很多,结构复杂,较为笨重,多为力大之人使用。其主要技法有劈、盖、截、拦、撩、冲、带、挑等。

0570.锏

秦汉以后出现的兵器,鞭类,短兵兼为暗器。长而无刃,有四棱,上端略小,下端有柄。武术短器械。锏因其外形为方形有四棱,亦作"简"。锏为铜或铁制,长为四尺。锏由锏把和锏身组成。铜把有圆柱形和剑把形二种。锏身为正方四棱形,锏粗约二寸,其后粗,愈向其端愈细,逐步呈方锥形。锏把与锏身连接处有钢护手。锏身有棱而无刃,棱角突出,每距六、七寸有节。锏身顶端尖利可作刺击之用。锏把末端有吞口,如钻形。吞口上系一环,环扣上丝弦或牛筋可悬于手腕。锏无刃,每距六七寸有节者,名竹节锏;自把至端,完全平直者,名方棱锏。另有八棱锏、平棱锏、凹面锏、四棱锏、浑圆锏、狼牙锏、少林方楞铜锏。

锏多双锏而用,故有雌雄锏、鸳鸯锏等。主要击法有击、枭、刺、点、拦、格、劈、架、截、吹、扫、撩、盖、滚、压等。唐初的战将秦琼善使双锏。发现于福建的宋代著名抗金将领李纲使用的铁锏,是最早的实物。

铁鞭为六角形,铁锏为四楞形大小短长,随人力所胜用之。鞭、锏都属短兵器,因为二者形制相似,所以历代都把鞭、锏相提并论。鞭与锏历代视之为杂兵,因为在短兵器中不及刀、剑应用广,除双鞭双锏外,多配于其他兵器作战,尤其和长兵为伍来使用。

0571.砲

古代战场上抛射石弹的大.型战具,也称抛石机。在火炮出现以前,是攻城守城作战的重要兵器。基本结构包括机架、抛射杆和动力装置,主要是利用杠杆原理抛射石弹。《武经总要》记载:砲以大木为架,结合部用金属件连接,砲架上方横置可以转动的轴。固定在轴上的活动杠杆称为"梢",也就是抛射杆。可以单梢,可以多梢,梢越多,抛出的石弹越重、越远。发射形式多数是将砲架置于地上或埋在地下,固定发射。其中,威力最大的是七梢砲,需二百五十人拽放,发射的石弹重近百斤。另有可以机动发射的车砲,可以旋转发射的旋风砲。

早在春秋时代就已使用砲,东汉.以后,成为重要的攻守战具。东汉建安五年(200)曹操攻袁绍时使用的"霹雳车"就是最早出现的车砲。宋代战争频繁,砲的使用更多。蒙古军西征,主要kao砲攻取城垒。砲的作用除了抛掷石弹,有时也用于抛掷圆木、金属等重物。火器出现以后,用于抛射燃烧弹、毒药弹和爆炸弹。宋代曾用于抛射火毬。明末清初被淘汰。

0572.斧

最早的劈砍兵器。又称战斧。由.斧身和斧柄组成。斧身为石质、铜质或铁质,斧柄为木质。最初的斧是手斧,初为卵石,然后是略经修琢的石片(约公元前50万年),再后就是旧石器时期晚期(约公元前25万年)制工较精的燧石斧,制作方法是用石头敲打燧石,以造成锋利的刃口。当时主要作为生产工具。

最早之铜斧,见于商代,不仅用于武事,还为仪仗之.用。《六韬.军用篇》"大柯斧,刃长八寸,重八斤,柄长五尺以上。"至汉代将长斧和矛状物结合在一起,有兵器之劈、刺作用,成为钺戟或斧形戟。长柄的斧,古时多为马上用的重兵器,有"祥手宣花斧"、"开山斧"、"偃月斧"、"金蘸斧"等。短柄的斧,有单、双斧之分,为古时步兵所用。短柄因形状扁宽,也称为"板斧"。黑旋风李逵使用的就是两把板斧。宋曾公亮《武经总要》载有大斧、凤头斧,都是隋、唐遗制。元代军队喜用小斧、大斧和宽体大斧。清代将士喜用双斧,斧柄仅有尺余,斧刃小,双斧均可cha腰,战场上使用灵活。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搂、截等。中国古代的作战兵器中,斧一直没有占据重要地位。

商周时期,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兵器中也有斧。

0573.钺

古代用于劈砍格斗冷的兵器。由青铜铍头、长柄构.成,铍头尖锋直刃、扁茎,穿透力很强,很可能是由扁茎短剑发展而来。钺(yuè)与斧形制相近,区别是钺形体薄、刃部宽且成圆弧形。钺比斧头大三分之一,杆长一尺半。钺杆末端有钻。钺在斧头之上加有突出之短矛,长约六寸。斧与钺是罕见的兵器,斧钺在古时候是不分的,长柄巨斧名为钺,也叫大斧,长达2.66米。《古今注》载:"金斧黄钺也,铁斧玄钺也,三代通以断斩。"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斧和钺还是有所区别的,凡斧背上有钩或斧上有枪刺者即为钺。长柄钺,古时多为马上用的重兵器,有"开山钺"和"压丑钺"等。1972年河北藁城县台西村曾出土一件商代青铜钺。陕西出土的秦代"钺"做工相当精致,有刃,有背,上面铸有纹饰。

钺的形成与斧的形成属相同的时代,战国时期.开始大量使用。使钺之法合斧、矛、枪三者为一体。其用法除有斧、矛和枪之外,还有刺、拨、点、追四法。钺有长杆之钺和短杆之钺,如八卦掌拳派所用的子午鸳鸯钺,就是一种短双器械。使用方法有劈、剁、搂、抹、云、片等。

由于其杀伤力.不如戈矛,在春秋时期实战中的地位已降低,已多用于仪仗、装饰之需,作为军权的象征。所以钺大多铸造精良,钺身上刻有人面或兽面纹饰,形象狰狞而华美,给人一种威慑力。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四件青铜钺,其中一件大钺长39.5厘米,刃宽37.5厘米,重达九千克,钺上饰双虎扑噬人头纹,还有"妇好"二字铭文,就是妇好统帅权威的象征物。

0574.云车

古代作战时用以登高窥察敌情的楼车,即轈车。最早使用轈车是公元前575年的鄢陵之战。唐代杜佑《通典.兵典》记载"以八轮车,上树高竿,竿上按辘轳,以绳挽板屋止竿首,以窥城中。板屋方四尺,高五尺,有十二孔,四方别布。车可进退,环城而行。"公元前594年,楚军强迫被俘的使者解扬登上楼车,向被围困的宋人劝降。据专家解释,楼车是"车上望橹",轈车是"车上为橹",橹就是楼。到北宋时期,轈车和楼车开始有较大的区别。

0575.金瓜

古代兵器、仪仗用具。古籍中常称槌、椎、鎚、骨朵等。锤起源于原始人追杀野兽、敲砸坚果用的短木棒。后来出现石头锤、铜锤。组合方式:一是由锤头和短柄组成,另一种是在锤头上系绳索。锤头除球形外,还有瓜形、蒜头形。

战国时期已开始用铁锤,多用于个人防身,不是军队的常备武器。山东沂南汉画像石墓中荷矛持锤的骑士从车图,表现出汉代侍卫锤与长兵器配合使用。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善用此类兵器。元代蒙古骑兵用的就是六棱形的瓜锤。明代的锤是铜首铁柄,成为"铜瓜",是元代瓜锤的延续。清代所用都是瓜锤。清军入关前,专设铁锤军。

后来为卫士所执之兵仗。亦被作为刑具。仗端作瓜形,有立瓜,卧瓜两式,以黄金为饰。因棒端呈瓜形,金色,故称金瓜。

0576.连弩

装有连射机构的连弩始见于东汉班固撰《汉书.李陵传》:"发连弩射单于。"三国时期,诸葛亮改制的损益连弩,称作元戎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大量装备蜀国部队,"一弩十矢俱发",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后来大发明家马钧欲对其进行改进,使之成为一种五十矢连弩,威力更大,但是因为生产很复杂,所用的箭矢也必须特制,所以没有大量生产,后失传。

据明代茅元仪《武备志》记载,当时曾研制出"诸葛武侯弩",后来清人在此基础上,制造出"弹弩":其"矢长八寸",能连续发射十矢,又极为轻便,步兵、骑兵都能随身携带,适宜西南与川陕交界地区的地理环境。因当时火炮已经广泛使用,不久再度失传。

《汉书.艺文志》收有《望远连弩射法具》十五篇。由于弩的发射比较费时,持弩的士兵又不便兼用其他武器,所以弩手常在其他士兵掩护下编成"上弩"、"进弩"、"发弩"等组,轮番连续发射。在"守隘塞口"中,更能发挥其威力。至南北朝以后,骑兵大规模纵横驰骋,强弩不便在马背上使用,遂逐渐衰落。明朝以后,由于火器迅速发展,弩不再受重视。《天工开物》中甚至认为弩是"守营兵器,不利行阵"。

0577.火铳

元代和明代前期对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的通称。又称火筒。现代枪炮的"祖先"。

火铳(chòng)通常分为:单兵用的手铳、城防和水战用的大碗口铳、盏口铳和多管铳等。火铳是中国古代第一代金属管形射击火器,标志着火器发展的新阶段。依据南宋火枪尤其是突火枪的发射原理制成,用火药发射石弹或铅弹、铁弹,在较远距离杀伤敌人。

火铳初见于宋元之交,明代大量使用。现存的元文宗至顺三年(1332)所制、安放在架上发射的盏口铳,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研制的手铳,分别是当时所制大型火铳和手铳的代表性制品。它们在构造上基本相同,都由前膛、药室和尾銎构成,是元时期军队的重要装备。同火枪相比,火铳的使用寿命长,发射威力大。到明初,火铳除了已形成可以看作是枪、炮雏形的手持铳和大碗口铳以外,还开始发展了大口径的铜炮、铁炮,把火炮制造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增加了品种和数量,改进了结构,提高了质量,组建了专用火器的神机营。嘉靖以后,由于中国早期火器的不断成熟,火铳逐渐被鸟铳和火炮所取代。

中国现存最早的有铭文的元代火铳,是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至顺三年(1332)的制品。据文献记载,到元末,火铳已被元军和农民起义军广泛使用。《元史.达礼麻识理传》就有至正二十四年(1364)元军使用成批火铳作战的记载。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馆的明洪武十年(1377)造的三门大铁炮,其口径、身长和重量都大大超过元代的火铳,身管也成直筒形,代表了明初火炮制造的较高水平。

0578.红衣大炮

红夷炮是中国明清时期从欧洲传入的大型前装火炮的通称。因清廷忌讳"夷"而改为红衣大炮。真正把其发射与制造技术传入中国的是利玛窦、汤若望等耶稣会传教士。炮的口径很大,管壁较厚,从炮口至炮尾逐渐加厚,能承受较大的膛压。

明末,世界上最先进的陆军武器就是红夷炮。明朝最初得到的红夷炮仅为三十多门英国海军用加农炮。1625年第一次用于实战。1626年,明将袁崇焕在宁远守卫战中用红夷炮重创努尔哈赤部。1630年明朝已经能大批量生产红夷炮。在1636年围剿张献忠时,有人为红夷炮加装了望远镜等光学瞄准仪器。1631年,后金铸成"天佑助威大将军"红夷炮,并建立起一支庞大的炮队。直到鸦片战争时期,红夷火炮是清军装备中最主要的重型火炮。焦勖在火炮制造、分类方面,孙元化在弹道学方面,宋应星在冲击波研究方面,戚继光在射击学的三点一线理论上都有大量的成果。清嘉庆时曾倾全国之力仿制一批明朝末年造的神机炮以装备八旗炮队。鸦片战争前,清军自制的九千斤大炮(不是臼炮)最大射程有一千二百米。

0579.八卦阵

八卦阵正名为九宫八卦阵,是按照文王八卦方位图设计的,包括群英、长蛇、卧龙、十面埋伏等,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按照九宫八卦方位和五行生克原理布成的作战阵图。它实际上是利用八卦,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而变六十四爻,从此周而复始,变化无穷的原理,经过事先针对性训练,而用步卒应对马军的一种手段。这种阵势的核心在于:通过事先操演,让对方本来是战阵两端的直线冲杀,变成在我方主导下,在阵内的环型进攻,从而逐步消耗其气势和体力,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这种阵法的优势在于,当对方冲击时,我方可有意识地让出某些位置,引诱对方。待其杀入阵中后,我阵虽破却不散,从而不断与之周旋,进行奇正变化,灵活运用兵力消耗敌人,打击敌人。

据《李卫公问答》记载,诸葛亮曾用石头把八卦阵排列出来,成为"八阵图",其队形可根据战场地形分布列为方、圆、曲、直、锐五种基本形态。据《武备志》记载诸葛亮八阵图,以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命名,加中军阵共九个大阵,中军阵由十六个小阵组成,周围八阵各以六个小阵组成总计六十四小阵,天地风云四阵为四正,龙虎鸟蛇四阵为四奇,另以游骑二十四阵,布于八阵后方,作为侦察、警戒和机动之用。据《握奇经》记载,八阵的布阵原则为"薄中厚方",主将"居中御升",起着"居重御轻"的作用。

0580.五行阵

五行阵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一种战阵,它产生于井田制上建立起的军事制度。一井用四条道路分开,产生九块田地,其中中间的一块为公田,其余八块归属不同八个家。以前、后、左、右、中五处用作布阵,四个角落作为空地,即构成五行阵,又名五军阵。五行阵阵势圆转浑成,内含五行生克变化之理。一阵出动,引致对方进攻,自示弱点,其余四阵立即跟上,针对对方弱点进袭,直至对方失败。五阵互为守御,互补空隙,临敌之际,五阵犹如一阵,浑然一体,变化无穷无尽。八卦阵就是在其基础之上演化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