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国古代的服饰介绍

0967.左衽

衽,衣襟。上古时代,上衣多为交领斜襟,衣襟右掩,称为右衽;衣襟左掩,是为左衽。右衽是以汉民族为基础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黄帝制衣,交领右衽,即用左边那片包住右边那片,也就是说领子的样子看起来应该是字母y形状的。按照中国古代习惯只有死者和蛮夷才穿左衽的。以示阴阳有别,华夷有别。因此"披发左衽"一直被用来言指不讲礼仪的野蛮之邦。

0968.深衣

深衣是指古代衣与裳相连而合缝的一种长衣。深衣的创始据《礼记.王制》记载,在传说中的有虞氏时代即产生了。根据文献及考古推测应该是秦、西汉以前较普遍流行的服饰。

深衣的上衣用布四幅,左右连缝为一,然后取横中线折叠为前后两幅。下裳用六幅,每幅都交解裁之,使一头狭,一头宽,狭头在上,宽头在下,则可适合上衣之腰缝,前后合成十二幅之数。深衣的长度应该大致在脚踝间,即不致被泥土所粘污。

文武百官、士庶军旅都可穿着深衣。因此深衣则为上下所通服。

0969.衣裳

我国古代服制,上曰衣,下曰裳,以象天地,因为天玄地黄,故上衣色玄,下裳色黄。裳是下身所穿服饰,类似裙子。由于古代布面狭窄,一件下裳往往得用好几幅布横拼起来,状如腰围。裳或曰帬,汉以前称裳,汉以后则多称帬。据考古发现,黄帝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开始缝制上衣下裳了。后世以至今天,还把衣裳泛指衣服。

0970.衮冕

衮冕,衮衣和冕冠的合称,是.古代天子王公所穿戴的礼服,西周时已有其制,并为历代所沿用。

衮衣上绣蜷龙,亦称"龙袍"。此外还.绘有日、月、星、山、火、黼、黻、藻纹、华虫等图饰。日月星辰取其照临之意;山取其仰望之意;火取其明亮之意;黼为斧形,取其金斧断割之意;黻为亚形,取其臣民背恶向善之意;藻纹、华虫皆取其文采。

冕是最尊贵的礼冠,只有在如.祭祀、登基等特殊场合下才会佩戴。其冠顶为一块长方形的木板,前后有垂旒,旒以玉珠穿成,垂旒的数目因等级不同有所差别。通常天子垂十二旒,诸侯以下各有差异,其中等级最低的仅垂二旒。这种冕式为历代王朝沿用,到魏晋之后,才成为帝王的专属。

0971.弁服

是古代的王和贵族所服的仅次于冕服的一种礼.服。弁服制度始自三代,自天子至士都可以穿。弁是比较尊贵的冠,有三种:皮弁(用白鹿皮所做)、爵弁(无旒之冕)、韦弁(熟皮制作,染为赤色)。皮弁配搭白衣白裳;爵弁配搭玄衣缥裳,用作助君祭祀、迎亲;韦弁配搭赤衣赤裳,用作兵事。

0972.品服

品服又称"品色衣",即官吏按品级高低规定所穿的.服色。古代官员分为九品,凡是有品级的官员称为品官。品官等级不同,其品服的颜色、形制、质地也不同,以示尊卑。"品色衣"最早出现于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逐步形成且演变为官吏常服。唐朝文武三品以上穿紫,带金玉带;四品穿深绯;五品穿浅绯,带金带;六品穿深绿;七品穿浅绿,带银带;八品穿深青,九品穿浅青,带愉石带。后代虽有些变更,但基本上以紫、绯、绿、青四色定官品高低,并形成制度。

0973.霞帔

霞帔是明清时期后妃、命妇常服的着装。帔子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得名于隋唐时期,宋代被列入礼服,明代时发展成为"霞帔"。其形如彩带,状如朝霞,宽三寸二分,长五尺七寸,绕过脖颈,披挂在胸前,下垂金玉坠子。霞帔是宫廷命妇的着装,平民女子只有出嫁时才可着。霞帔上不同的用色和图案纹饰代表命妇的不同品级。一、二品命妇霞帔为蹙金绣云霞翟纹,三、四品为金绣云霞孔雀纹,五品绣云霞鸳鸯纹,六、七品绣云霞练鹊纹,八、九品绣缠枝花纹。

0974.襥头

襥头,或称"折上.巾"、"四带巾",为裹发巾的一种,因其用黑帛向后幢发,俗称为"幢头"。襥头是在东汉幅巾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定制于北周,隋唐之后广为流行。由于襥头的佩戴最为普遍,因此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它的形态最多样,变化也最大,从最初的裹发巾一直演变为后来的纱帽,完全拖离了巾帕形式。不同样式的襥头也代表了人们不同的身份与职业。唐代,在宫廷有长脚罗筷头,乐舞伎和农民所戴有额上两折上举的"折上巾"。宋代制度规定百官公服筷头概用直脚,仆从、公差、身份低下的乐人,则用交脚和曲脚。特别是在喜庆宴会时更可用鲜艳的色彩,装饰纱帽,被称作"生色销金花样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