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朱子家礼中冠礼

1、童子服:双丫髻,也叫总角,这是最普遍的儿童发式,一般左右两个发髻,用朱红色锦绦扎系,这叫紒。童发式还有“鹁角”:留前发及两侧发,其余剃去,前发下垂至额,两侧头发编成辫,下垂。宋代还有童子剃发只留钱大,偏于左侧,叫“偏顶”;还有留在顶前,束以彩缯,名“鹁角”。穿四衩衫,显然这是便于活动,与童子不裘裳、不帛襦袴是相同的。童子衣一般叫采衣,用缁布为衣,而饰以锦缘,锦一般用朱红。
过去的冠礼是成年礼,但今天行冠礼是认同华夏的仪式。则古代十五(或十二)至二十加冠,今日则不必拘束年龄。古代冠礼以宗族为主,乡党佐之,今天,但二三同道可也,无能求多求全。

2、初加缁布冠、深衣、大带、纳履,见《朱子家礼中的深衣详考》。宋代,好以幅巾代缁布冠。

3、再加帽子、皂衫、革带、系鞋。帽子为纱帽,或绉纱帽。宋史-舆服志说:士大夫尝好帽以乌纱,衫以皂罗,角带,系鞋,皂衫大概为直裰一类。明代用襕衫。襕衫唐代出现,以当时衣率通裁,由于古代布幅较窄,故而衣前后正中皆有缝合线,唯这类衣服于下摆处加一幅布作缘或者在膝部加一幅作装饰,像是用一条布拦断,故而称为襕。襕衫多朱子家礼中冠礼圆领。宋史上说,襕衫用白细布,腰间有襞积。明代则所谓帽子的,用巾。也有说明代用对襟衫的(类似背子的,合领或直领),鞋,可能是与深衣配套的黑履。

4、三加幞头、公服、革带、纳靴。幞头又名折上巾,有漆、纱二种,宋明公服同之,较有棱角,展脚各长一尺二寸。公服用贮纱或纱罗绢,袖长回肘,袖宽三尺(约合今一米二)。明代公服有摆,从戏曲书上看应当是连在后片上,然后在后边左右有系绳辅助固定,想来摆应当是加了衬的吧。宋代公服下摆处也有襕。革带,有的在身后左右有两块长出来的带子,叫抹布。也有执笏的。

宋史上明说了这是庶人冠礼,盖深衣为通用礼服,表成人,礼之始;襕衫为生员服装,表示冠者将进学;公服为冠服,意味具有做官的权利。……由于古人删繁就简或趋于世俗,冠礼往往不确,有婚前匆匆加毕者,有两加而尽者,有三加用四方平定巾、襕衫者……明代冠礼颇盛,有以学业为据者,故有弟已加冠,而兄犹总角者。明代庶人冠礼虽无网巾,但明代成年皆网巾,此与童子区别。明代有字学,专为冠礼取字用。至满清,犹有冠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