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国古代都有哪些对名字的避讳?

十一、避讳学

0173.国讳

国讳指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有时还讳及其皇后及其父祖、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及其生肖姓名。外交上,尊重对方的国讳是重要礼节。由于国讳的严格性,一旦帝王名字中有一个常见字,就会给政治和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麻烦。所以帝王取名大多用生僻字,遵循"难知而易讳"的原则,并尽可能取单名。如汉高祖名邦,《书经》"协和万邦"改为"协和万国"。后汉光武帝名秀,"秀才"改叫"茂才";清康熙帝名玄烨,故玄武门改为神武门,称范晔为范蔚宗等。

0174.圣讳

即"为贤者讳",亦即对封建社会所推崇的圣人贤者的名讳。圣讳并不像国讳、家讳那样严格、广泛。在封建时代,既有朝廷规定的圣人讳,又有人们自发的为圣贤避讳。圣讳各朝略有不同,一般有孔子、孟子、老子、黄帝、周公等,汉以后皇帝之名有时也称圣讳。有关朝廷所规定的圣人讳,最早大概是在宋代,而且这时所说的圣人的范围大大扩大。它包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宋代帝王赐封的"至圣先师"孔子以及亚圣孟子,甚至还有周公等也列入避讳之列。以"道君皇帝"自称的宋徽宗,迷恋道教,因此把老子也列入避讳之列。

宋大观四年,为避孔子讳,朝廷规定改瑕丘县为瑕县,龚丘县为龚县。甚至连孔子母亲之名"徵在",也列入避讳之列。从宋代一直到清代,从皇帝到平民百姓,从书面到口头,无不对这个"丘"字避而远之。写起来或缺一笔成"斤",或写作"某",或用朱笔圈之。读起来或读为"区",或读作"休",不一而足。从宋代起,姓丘的就因为犯了孔子的讳而被迫写作"邱"。

民间也有自发为圣贤避讳的现象。宋人郑诚非常敬仰孟浩然,一次经过郢州浩然亭时,感慨地说:"对贤者怎么能够直呼其名呢?"于是把浩然亭改为孟亭。

0175.家讳

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凡父祖名某某,都必须在言行、做文章时避开以此为名的事物。它其实是国讳的一种延伸,同国讳一样是封建等级、伦理观念的体现。又称私讳。比起国讳,家讳中寄寓着对长辈们的亲敬、崇仰与怀念之情,带有更多的自发性质。

家讳并不全是避父亲的讳,也包含避母亲的讳。唐代大诗人杜甫一生写诗近三千首,题材十分广泛,寓居海棠颇负盛名的四川多年,却从未写过海棠诗,致有"少陵为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之议,好事者以为杜甫母亲小名海棠,故避之。

传说有个叫贾良臣的人,要求家人对自己的名字必须严格避讳。他的儿子一天读到《孟子》里"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就大声朗诵道:"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气得他老头子干瞪眼。

0176.避讳三法

古代常见的三种避讳方法,即改字法、缺笔法和空字法。

缺笔法是用本字而省缺笔划。此法大约始于唐初,宋代以后颇为盛行。如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于志宁碑》为避讳,书"世"作"卅"。

空字法是将本字空而不写,或画以"□",或书以"某"字,或直书以"讳"字。如汉景帝名刘启,在立他为太子时,有司因避讳而曰:"子某最长,纯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唐高祖李渊祖父名虎,唐追尊为景皇帝,庙号太祖。唐人撰《隋书》,为避讳,将韩擒虎写作"韩擒",空"虎"字。同书为避李世民讳,书王世充作"王充",空"世"字。后人有不解避讳之意者,在传抄或翻刻时,误写作"韩擒"、"王充"。

改字法是用同义或同音字以代本字。以用同义字为最多。此法在秦汉时期已经使用,后代继续沿用。例如秦时,改"正月"称"端月"。这是因为秦始皇名政,与正月之"正"同音,因而避讳。五代冯道历朝为相,一次,他命门客讲《道德经》,书中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连犯冯道的忌,于是就把第一句念作"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0177.不讳嫌名

不讳声音相近的字的避讳原则。譬如"禹"之与"雨","丘"之与"蓲"之类,是针对一些荒唐而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的避讳的反驳,如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肃,"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

宋朝的官方曾经修订了一部《礼部韵略》,大宋皇帝的名字、庙号之类的字都要回避,其中高宗赵构的"构"字回避最多,达到五十五个,一网打尽了与"构"读音相同甚至相近的所有汉字。其他皇帝的名字需回避的大多数在二三十字左右。总共达三百二十五字,也就是说,至少这三百二十五个字当时禁止使用:不能书写、不能读、不能用于姓名中,等等。幸亏赵宋天下没有千秋万代,否则,说不定所有的汉字都会被禁用。

0178.二名不偏讳

按《礼记》规定:"二名不偏讳。"即凡双名不专讳一个字,如孔子的母亲名"徵在",那么孔子在说"徵"的时候不说"在",说"在"的时候不说"徵"即可。

古代对偏讳有两种解释。一、君主或尊长之名是两个字,则只避讳其中的一个字,郑玄即持此种观点。他认为,孔子在使用"徵"字时,就绝不同时使用"在"字,使用"在"字时,就绝不同时使用"徵"字,这样就始终避讳了其母双名"徵在"中的一个字。二、君主或尊长之名是两个字,单用其中的一个字也要避讳。这样,双名的两个字实际上皆需避讳。

0179.君所无私讳

"私讳"则可分为"家讳"与"尊讳"两种。所谓"家讳",主要是父母、祖宗以及亲戚等的名讳。"尊讳"则涉及官吏、师长、亲朋好友等。私讳没有国讳那样严格。《礼记》称"君所无私讳",意思是在皇帝面前可以不避私讳。究其原因,因为避讳会使交流沟通出现一定的障碍。

0180.临文不讳

《礼记.曲礼上》:"诗书不讳,临文不讳。"指作文时不须避讳。可见避讳在创始时还是比较宽松的,只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严格,甚至影响了正常的交流。

实际上,违反了这一点,不仅会闹出笑话,还可能造成很大的悲剧。如乾隆年间,内阁学士胡中藻引用《周易》中的爻象之说,以"乾三爻不象龙"为试题,题中有"乾龙"二字,龙与隆同音,竟判定是影射乾隆皇帝,被送上断头台。举人王锡侯删改钦定的《康熙字典》,重编作《字贯》,触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帝名,判处斩刑,封疆大吏也因失察革职治罪。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史记》中因此无一"谈"字,连赵谈都改成了赵同。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因为讳"序",从来不为别人作序,如果必须写序,则改为"叙",后觉不妥,又改为"引"。这种办法虽然勉强可行,但已经明显地妨碍了文字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