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国古代的诗文总集介绍(1)

四、诗文总集

0234.《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共收录诗歌三百零五篇,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称为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一百六十篇。"雅"分小雅和大雅,共一百零五篇,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中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四十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它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又是汉语语汇的珍贵宝库,现代汉语的许多经典词语都来自于《诗经》,如辗转反侧、雨雪霏霏、在水一方等等。

0235.《楚辞》

《楚辞》有两个含义。最早是指屈原等人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一种韵文样式。到了西汉,刘向将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以及自己的楚辞体作品编辑在一起,命名为《楚辞》,因此便又成了诗歌总集的名称。这部总集最早为十六篇,后王逸将自己的《九思》加进去,成十七篇。这本书以屈原的作品为主,其中《离骚》、《九歌》、《天问》等篇是这类作品的代表。由于所收《离骚》的杰出成就,因此"骚"或"骚体"又成了"楚辞"体诗的代名词。《九歌》原为古代乐歌,相传是夏启从天上偷来的。屈原在民间祀神乐歌基础上创作的《九歌》,袭用了古代乐歌的名称,共十一篇。其中保存了关于云神、山神、湘水神、河神、太阳神等的神话故事,是研究上古民俗和楚文化的珍贵资料。《天问》是一首长诗,它对自然宇宙和社会历史提出的一百七十多个问题中,保存了许多神话传说和古史资料。《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

0236.《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清代编纂的一部唐以前文章总集,编者严可均(17621843),字景文,号铁桥,清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好藏书,精于考据。1808年,清廷开设全唐文馆,当时有名的文人大多被邀请参加。严氏因为自己没有被邀请,心有不甘,因此便独自一人,花了二十七年时间,广搜天下书,编成这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作为《全唐文》的前接部分。这部著作共七百四十一卷,主要取材于明梅鼎祚的《文纪》和张溥的《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共收唐代以前作者三千四百九十七人,按时代先后为序,编为十五集,每集作者又分帝、后、宗室诸王、群雄、诸臣、宦官、列女、阙名、外国、释氏、仙道、鬼神等。绝大多数作者前有小传。本书资料相当丰富,不管鸿篇巨制,还是佚文断句,都加以辑录,搜罗唐以前散文较完备。由于编辑量大,当时未能刻印,1892年才由王毓藻主持的广雅书局刻印。1958年,中华书局据广雅书局本影印出版,共四册,另编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一册。

0237.《文选》

《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这部书约成书于526到531年之间,共收录作家一百三十家,上起子夏(《文选》所署《毛诗序》的作者)、屈原,下到去世于526年的陆倕。《文选》的选录标准,以词人才子的名篇为主,以"文为本"。因此,凡"姬公之籍,孔父之书","老庄之作,管孟之流","谋夫之话,辩士之端","记事之史,系年之书",这几类即后来习称为经、史、子的著作一律不选。但是史传中的赞论序述部分却可以收录,因为"赞论之综辑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合乎"能文"的选录标准。全书的分类,体现了萧统对古代文学发展、尤其是对文体分类及源流的理论观点,反映了文体辨析在当时已经进入了非常细致的阶段。但由于分类过于碎杂,因而也遭到后世一些学者如章学诚、俞樾等人的批评。隋、唐以来,学者文人对《文选》从各种角度作了研究。据不完全统计,今天还可以见到的专著即有九十种左右,其他散见的有关考据、训诂、评论更难数计。研治《文选》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以致从唐初开始就有了"文选学"这一名称。

0238.《六朝文絜》

《六朝文絜》四卷,六朝骈文选集,编选者为清代许梿,字叔夏,号珊林,生卒年不详,浙江海宁人,于1825年刻成此书。"文絜",取自刘勰"析词尚絜"之说。全书选入上起晋宋,下讫陈隋骈文七十二篇,合为赋、铭、诏、策、令等十八类,收入作家三十六人。名为六朝,实际晋代仅选陆机一篇,其余都是南北朝作家。以全篇构思精练和修辞简洁为选文标准,所选文章多篇幅短小,文笔优美,写景抒情的骈文,也有部分梁元帝等人轻巧靡艳的作品。作为骈文读本,此集基本上能体现各家特点和六朝骈文发展的面貌。骈体文以句式严正、排比整饬、词藻华丽著称,许梿的评语颇能穷源竟委,抉发精华,因此很受读者欢迎。骈体文选以《文选》和李兆洛《骈体文钞》最著名,而《六朝文絜》则以短小精悍得行于世。

0239.《玉台新咏》

《玉台新咏》十卷,南朝徐陵编,除第九卷中的《越人歌》相传作于春秋战国之间外,其余都是自汉至梁的作品。据徐陵《玉台新咏序》说,本书编纂的宗旨是"选录艳歌",即主要收录男女闺情之作。因此,从内容的广泛性看,它不如成书略早的《文选》。但它也有自己的特色:如它不选《文选》所录的歌功颂德的庙堂诗;入选各篇,大都语言通俗、明白,如所录的汉代和晋代的童谣,都属这一类;又比较重视民间文学,如中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编录于此书;它重视南朝时兴起的五言四句的短歌句,收录达一卷之多,这对于唐代五言绝句这一诗体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这些诗作比"永明体"更讲究声律和对仗,可以较清楚地看出"近体诗"的成熟过程。《玉台新咏》所选诗篇又有可资考证、补阙佚的,如曹植《弃妇诗》、庾信《七夕诗》,为其他集子所阙如,班婕妤、鲍令晖、刘令娴等女作家的作品,也赖此书得以保存和流传。《玉台新咏》虽有一些情调不大健康的作品,但是表现真挚爱情和妇女思想的作品也不少。如《上山采蘼芜》、《陌上桑》、《羽林郎》等作品,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孔雀东南飞》详尽地写出一个封建家庭悲剧的全部过程。这都说明《玉台新咏》所录诗作并非全是艳情诗。

0240.《乐府诗集》

宋代郭茂倩编。郭茂倩,字德粲,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现存一百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五千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是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十二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该书的重要贡献是把历代歌曲按其曲调收集分类,使许多作品得以汇编成书,对乐府诗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方便。《乐府诗集》对各类乐曲的起源、性质及演唱时所使用的乐器等都作了较详尽的介绍和说明。书中这些说明征引了许多业已散佚的著作,如刘宋张永的《元嘉正声伎录》、南齐王僧虔的《伎录》、陈代释智匠的《古今乐录》等书,使许多珍贵的史料得以保存,对文学史和音乐史的研究都有重要价值。

0241.《全唐诗》

《全唐诗》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一代诗歌的总集,全书共九百卷。据今人的统计共收诗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句一千五百五十五条,作者共两千八百七十三人。《全唐诗》是在季振宜编《唐诗》和胡震亨编《唐音统签》的基础上,在1705年至1706年之间,由江宁织造曹寅领衔,在扬州修撰的,参加校刊编修的有赋闲江南的在籍翰林官彭定求、沈三曾等十人。《全唐诗》将有唐一代诗歌汇为一帙,为研究者提供了莫大的方便。但由于成书仓促,存在缺漏、误收、重收等问题。故后来的研究者又作了一系列的考辨、补遗工作。辑补《全唐诗》的著作,以日本上毛河世宁(即市河宽斋)《全唐诗逸》三卷为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