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概念和哲学名著(4)

0453.体用

体指有形的身体、物体和实体,后来又指抽象的整体和本体;用指的是具体事物的功用和性能。体用关系的含义有多种,但主要的有两种:一是指实体、形体与其功能、作用的关系;二是指本体、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老子最早提出了体用的关系,认为万物有形象的地方是体,无形象的地方则是用,叫做"有之以为体,无之以为用"。比如说一个容器是体,空的地方则能盛物,便是它的用处;后来的荀子也认为万物形体虽然各异,但各有其功用。到了隋唐时期,由于佛教的传入和流行,中国学者引用玄学的体用观去阐释佛教理论,发展了对体用关系的认识。近代以来,由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体用论又侧重于主与辅、偏与全、根本原则与具体手段方法的关系,如张之洞等人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念,告诉中国人自己的道德文明是根本,而西方的科技文明是功用。

0454.名实

名,指名称、概念、语言,是对事物实情的表述和概括;实,指客观事实,也指宇宙的本体。名实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逻辑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探讨名称概念与其指称的客观事实是否相符、怎样相符的问题。

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打破了原有的生活秩序,"名实相怨"引起了人们的哲学探讨。老子认为通常的名称概念只能概括具体的事物,而不能用来概括作为宇宙本体和总规律的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名说的都不是永恒的道和名,可见任何名称概念所概括的内容都是有限的、蹩脚的。所以,人们只能摆拖一切人间的概念而用觉悟的思维模式,也即玄之又玄的变化角度去认识宇宙万物的道。

孔子则从克己复礼、和谐社会的角度,较早提出了正名问题,主张为政先正名,名正才能言顺。人们生活在伦理之中,离不开父母子兄弟五伦关系,这是实。有了这个实,就必须有与之相应的包含责、权、利的名分:父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名正之后才能言顺,言顺而后才能实至。名实相符,社会才能和谐。

后来的荀子认为,名称概念.指称什么样的"实",并非固有的,而是来自人们的"约定俗成",所以名与实可以相符。韩非则把名实相符的思想用于考核臣下推行法制,主张在考察臣下时,应该"循名而责实"。有名无实,名不符实,都是诈伪狡猾,必须剪除。

秦以后,对名实关系问题虽有哲.学探讨,但已大不如前。

0455.形神

形,指人的形体、肉体、形状、相貌,.也指宇宙天地间的所有物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空间存在;神,指人的精神、灵魂,也指天地万物的主宰、本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存在。形神的产生及相互关系问题,也如道器的关系一样。道器合一,形神不二。无神无形,无形无神,神形兼备,造化自然。

《易经》说神无方而易无体,神和易都存在于时间当.中,神无方而随万物方圆,易无体而随天地高下。管子则说,要想神存形好,就得虚心去欲。庄子则主张形神不能分,神于内而形于外,道德全才能精神内守。列子则认为神属天而形属地,神形合则为人,神离形则为鬼。《淮南子》谓形神兼备最好,但志与心变,神与形化。只有修心养性,才能形神兼备。

魏晋南北朝时期,形神关系成为哲学关注的重要.内容。陶渊明写过三首《形影神》的诗,专门谈形神的关系。南朝的范缜针对佛教的"神不灭"观点和灵魂离体转移并能独立存在的观念,写下了《神灭论》,提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形体是精神的物质基础,精神只是物质形体的功用。

0456.阴阳

阴本指月亮,后来便指与月亮性质相近的一切.事物,比如坤、大地、黑夜、雌性、看不见的等等;阳本指太阳,后来便指与太阳性质相近的一切事物,比如乾、天体、白昼、雄性、看得见的等等。以日月为象征和基本的阴阳概念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分析事理的最实用和强大的认识武器,依据类比推理的方法涵盖了宇宙间的所有人事情理。以此为出发点的《易经》和以后的阴阳五行体系,奠定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思维模式和文化架构。

西周末年,伯阳.父用阴阳来解释地震的原因。春秋末年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用阴阳表示普遍的矛盾对立属性。越国大夫范蠡又提出"阳至而阴,阴至而阳",认为阴阳两种势力发展到极端就会相互向对立面转化,提示了关于矛盾转化的特点。战国时期庄子用阴阳的相互交和作用,来解释事物的产生原因。《易传》则把阴阳的对立和相互作用上升为事物变化运动的普遍规律。

阴阳的认识对中国医学的影响极大,以阴阳来分析疾病的原因并作为治疗的理论指导。西汉董仲舒利用阴阳关系来论证其神学目的论,认为"天尊地卑,阳尊阴卑",用阴阳关系来比附人事。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认为"阴阳"就是构成世界物质本原的"气"的两个方面,本为一体,不可分割。

阴阳范畴是中国古代对矛盾对立双方的抽象概括,对于中国古代认识世界矛盾运动变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0457.慎独

语出《礼记》。慎字从心从真,指谨慎诚心;独是独处,即没有人约束的地方。谓一个人在公众场合,往往会约束自己。但在一个人独处没有监督的时候,更要诚意正心,不敢懈怠。因为不诚心正意,就是自欺。越是细小微妙的地方,越能显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这种注意个人独处时的道德修养、慎重自己的行为的中国传统道德观念,有益于君子人格的培养。

宋代邵雍提出只要加强个人内心的道德修养,即使独处之时,也能不受情欲支配而谨慎行事,自觉选择合乎道义的行为。朱熹也提出"谨独",也即是"慎独",并把它的内涵扩大为指事不论大小,都要办得合乎"义理"。

总之,人们无论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还是独处一室之时,都能够诚心正意,不欺暗室,不仅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0458.气节操守

气节即志气、节操,谓一个人的气质和德行;操守即操持、坚守,谓一个人长期以来所操持坚守的道德原则。中国传统文化崇尚气节,注重德操,把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君子、完成"与天地参"的圣贤人格,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孔子指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则提出"舍生而取义",主张养"浩然之气",并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称颂为"大丈夫"精神。

这种崇尚气节德操的道德传统儒学对中国民族君子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后,中国人把松、竹、梅称作"岁寒三友",正好是气节操守的象征。至如"见义勇为"、"当仁不让"、"人无信不立"、"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宁死不屈"、"精忠贯日"、"大义参天"等等信条,也都为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所津津乐道和身体力行,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义之邦。这种高尚德操已经成为中国人宝贵的民族精神。

0459.三纲五常

纲指提网的总绳,又称纲纪、纲维、法度,谓事物的根本;常指永恒不变,借指伦常、法度、典章、规律,谓不变的法则。

汉代大儒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的观念:"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王要为臣子做榜样,父亲要为儿子做榜样,丈夫要为妻子做榜样,才能达到国安、家和、人福。五常又称"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意思是父子要有亲情,君臣要讲道义,夫妇要别尊卑,长幼要立次序,朋友要讲信用。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像君,臣才能像臣;父要像父,子才能像子,这是千古不变的法则。这些伦理道德观念,为社会安定和进步提供了一个基本的道德底线。

0460.中庸之道

中指中间,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庸指平庸,即平常、常道、平凡等义。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方法论原则和道德实践原则。中庸就是用中,亦称中和、中道。

早在《尚书》中,舜就给禹提出了"允执厥中"的观点。凡事不要走极端,要把握住中间点。孔子《论语.雍也》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那是最高的境界!所以自己一生都在努力地实践着中庸之道,即对待事物的不偏不倚的认识和行为原则。凡事"过犹不及",做过了头和没有达到同样不可取。他的孙子子思及其门人发挥了孔子的思想,作《中庸》一书,要求人们遵循"和而不流"、"中立不倚"的处世原则,提倡"君子之中庸"。

中庸之道作为一种道德实践原则,既能适中把握事情,又能调和化解矛盾;既能发展壮大,又不伤害生灵;既不崇洋媚外,又能取长补短;既重道德文明,又可科学发展。这才是中国特色的最大体现。

0461.贵信

语出《吕氏春秋.贵信》。信字从人从言,古人造字就是"人言为信"。诚信的"诚"字,也是从言从成,谓完成兑现自己的诺言就是诚。贵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实践观念,意思指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崇尚真诚无欺,忠实于自己的诺言和义务。这种美德几乎为所有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道德家所倡导和阐释。孔子把"信"看成是人的最大特点:"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要求人们每日三省的事情之一就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并且开设了一门课程专讲"信"。就连讲究"兵不厌诈"的军事家孙子也提出"素信者昌",平常讲信用的军队能打胜仗。而战斗力的强弱,"其利在于信"。汉代以后,董仲舒又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视为中国人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贵信"作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对中国国民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到今天更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