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排行(2)

0548.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南宋抗金名将。

岳飞勤奋好学,武艺高强,身先士卒,事母至孝。十九岁投军抗辽,不久退伍还乡守父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岳飞投军后,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后多次升职。建炎三年(1129)秋,完颜兀术继续南侵,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飞率孤军坚持敌后作战,六战六捷。次年,岳飞在牛头山大破金兀术,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从此,岳飞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骁勇的抗金劲旅岳家军。绍兴六年(1136),岳飞再次出师北伐,但因无援兵粮草,无奈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岳飞壮志未酬,写下了千古绝唱《满江红》。绍兴十年兀术撕毁和约,再次大举南侵,岳飞奉命出兵反击,在郾城大破金军精锐,乘胜进占朱仙镇,距开封仅四十五里。兀术被迫退守开封,金军士气沮丧,不敢出战。岳飞招兵买马,联络义军,积极准备渡过黄河直捣黄龙府。这时高宗连发十二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他只好挥泪班师。回临安后,岳飞即被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绍兴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桧派人向金求和,金兀术要求"必杀飞,始可和"。秦桧乃诬岳飞谋反,将其下狱。绍兴十一年(1142)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其子岳云及部将张宪也同时被害。岳飞死后二十年,宋孝宗继位,下令给岳飞平反昭雪,官复原职,以礼改葬。

岳飞善于谋略,治军严明,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略"著称。他亲自参与指挥了一百多仗,未尝一败,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

0549.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著名军事家、武术家。

戚继光指挥抗倭作战,机智勇敢。戚继光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又于三十二年荐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三十四年,调浙江都司,任参将,分部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戚继光到浙江时见当时卫所驻军将骄兵惰,军纪松弛,兵不习战,战斗力低,遂于三十八年亲至金华、义乌等地,招募精壮农民和矿工三千余人,按年龄和身材配发不同兵器,进行编组训练,教以击刺枪法,长短兵器兼用,因地形练阵法,创编了鸳鸯阵。同时,他更置战舰,制造各种器械,选用当时最精良的火器。戚继光以"岳家军"为榜样,教育士兵严守纪律,勇敢杀敌,爱护百姓,终于练成一支名闻天下的"戚家军"。四十年,在浙江等地九败倭寇,又率兵入闽,大败倭寇。四十二年,奉命率兵万余急赴福建,于平海卫大败倭寇,升福建总兵。是年冬,倭寇万余围仙游(今属福建),次年二月,他率军数千前往驰救,以内外配合、各个击破之策,解仙游之围,追歼逃敌数千。隆庆二年(1568),戚继光奉命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之事。他在蓟镇练兵十六年,边备整饬,军容整肃,蓟门晏然。万历十一年被调任广东总兵官,十五年后病逝。

戚继光在抗击倭寇的战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赢得了当时以至后世人民的赞颂。其所著《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部军事名著均被列入中国古代经典兵书,还有一些有关的奏书丰富了中国兵法智慧的宝库。

0550.石达开

石达开(1831-1863),清末广西贵县客家人,地主出身,是太平天国军事统帅之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石达开少年时代勤奋读书,慷慨有志,喜读《孙子兵法》等兵书。在洪秀全、冯云山影响下加入拜上帝会,参与谋划起义。咸丰元年(1851)金田起义后,在太平军从广西向金陵(今江苏南京)进军途中,他与西王萧朝贵同为开路先锋,一路围长沙,克武昌,占金陵,所向有功,被清军称为"石敢当"。咸丰三年(1853)春,太平天国定都金陵,改称天京后,同时遣军北伐、西征,石达开留京协助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处理军政要务,守卫天京。四年夏,西征军在湖南败于曾国藩,自此节节后撤。他奉命率军增援,大败湘军,扭转了战局。六年春,奉命回援天京,与燕王秦日纲等部协同作战,摧毁清军江南大营,以解天京之围。同年秋,太平天国最高领导者之间矛盾激化,天京发生内讧,石达开奉诏回京辅政,深得全朝文武爱戴,尊为义王。七年夏,因受洪秀全疑忌,遂自天京出走,率所部数万人,转战浙江、福建,后折入湖南,进图四川,与湘军作战失利,遂南下退入广西,部众纷纷离散,处境日趋艰难。同治二年(1863)夏,石达开率部前行,因受大渡河阻隔,又遭清军及土兵围困,弹尽粮绝。在进退无路的情况下,他幻想"舍命以全三军",主动投入清营。后不仅部属惨遭杀害,石达开自己也被解送到成都,于6月26日夜被凌迟处死。

石达开英勇征战,不屈不挠,他的悲惨结局为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