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国古代气功针灸等医学养生理论(2)

0814.奇经八脉

人体十二经脉以外,有任、督、冲、带、阴蹻、阳蹻、阴维、阳维八条经脉,为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和脏腑没有直接联系,不受十二经拘制,故名奇经。奇经八脉的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八脉中的督、任、冲脉皆起于小腹中,同出于会阴,其中督脉行于背正中线,任脉行于前正中线,冲脉行于腹部会于足少阴经。而带脉横行于腰部,阳蹻脉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阴蹻脉行于下肢内侧及眼,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项,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腹和颈部。

奇经八脉的作用主要体现于两方面:首先是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其次,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0815.《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本名《肘后卒救方》,省称《肘后方》,东晋葛洪撰,是著名的中医方书。今本存八卷,分五十一类,该书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或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药及针灸、外治等法,并略记个别病的病因、症状等。

《肘后备急方》中收载了多种疾病,其中很多是珍贵的医学资料。这部书上描写的天花症状,以及对天花的危险性、传染性的描述,都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而且十分精确。书中还提到了结核病的主要症状,并提出了结核病"死后复传及旁人"的特性,还涉及到了肠结核、骨关节结核等多种疾病,可以说其论述的完备性并不亚于现代医学。书中还记载了用狂犬脑组织治疗狂犬病,被认为是中国免疫思想的萌芽。另外,对于流行病、传染病,书中更是提出了"疠气"的概念,认为这绝不是所谓的鬼神作祟,这种科学的认识方法在当今来讲,也是十分有见地的。书中对于恙虫病、疥虫病之类的寄生虫病的描述,也是世界医学史上出现时间最早,叙述最准确的。

0816.《千金方》

我国古代综合性临床医学著作,全称《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或《千金方》,三十卷。唐代孙思邈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本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孙思邈通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最终编著成《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该书第一卷为总论,内容包括医德、本草、制药等;再后则以临床各科辨证施治为主,计妇科二卷,儿科一卷,五官科一卷,内科十五卷(内中十卷按脏腑分述),外科三卷,解毒急救二卷,食治养生二卷,脉学一卷及针灸二卷,共二百三十三门,方论五千三百首。

《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书中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中医学伦理学的基础;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脏腑寒热虚实为纲,与现代医学按系统分类有相似之处;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阿是穴的选用、"同身寸"的提倡,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因此,《千金要方》素为后世医学家所重视。

0817.《本草纲目》

中国古代重要的药物学著.作,明代李时珍著。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人。他出身在一个世医家庭,从小受到父亲熏染,对医学特别是本草学十分热爱。他深入实际,在全国各地周游,实地调查研究,向有实践经验的农夫、渔人、猎户、手工业者了解,曾亲自解剖动物、观察动物生活习性,分析各种药用植物的形态和培植方法。如此数十年,孜孜不倦,终于著成不朽的本草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共五十二卷,载有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载新药三百七十四种,收集医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个,书中还绘制了一千一百六十幅精美cha图,约一百九十余万字,分为十六部六十类。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八百八十一种,附录六十一种,另有具名未用植物一百五十三种,共计达一千多种。《本草纲目》是对十六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近代科学以及医学影响甚大。

0818.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以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现象和规律来探讨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的变化,从而说明人体机能活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阴阳学说贯穿于传统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并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阴阳学说认为,世间的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传统中医理论把对于人体具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归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于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就人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腹而言: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四肢而言: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筋骨皮肤而言:筋骨在内故为阴,皮肤在外故为阳;内脏而言: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为阳,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为阴;五脏本身而言:心、肺居于上焦故为阳,肝、脾、肾居于中焦故为阴。

0819.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传统医学理论中的一种学说。该学说.原属于古代自然哲学的内容,五行指木、火、土、金、水。医学上利用五行构成世界上一切物质基础这一概念来说明人体也是由这五者所构成,主要以五脏配五行,并围绕五脏,把全身各种构造、器官组织等,也都分属于五者。它们之间通过经络互相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一方面,五行学说把解剖结构到组织、感觉器官、动作、情绪、颜色按五行的属性进行了分类。另一方面,五行并不只是静止的五种物质,而是时刻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也具有互相滋生、互相对抗、互相制约的复杂关系。中医称之为相生、相克、相乘、相侮。比如,最为基本的关系是相生,依次为木、火、土、金、水,形成一个循环;同时,它们之间又有互相克制的作用,其相克的顺序依次为木、土、水、火、金。中医正是利用这种关系,来解释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应用它来解释、指导治疗。

五行学说在古代中医的病因、病理、生理等方面,.是应用甚广的一种说理工具,但也有其机械搬用、循环论的一面,不宜生搬硬套。

0820.气功

气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健身术。基本分两大类,一类以静为主,静立、静坐或静卧,使精神集中,并且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呼吸,促进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另一类以动为主,一般用柔和的运动操、按摩等方法,坚持经常锻炼以增强体质。气功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关气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吐纳、导引、行气、服气、炼丹、修道、坐禅等等。在古书记载中很少有"气功"二字,偶尔出现"气功"的提法,亦无完整的解释。

如果从中医学角度定义气功:气功是通过调节精神,并使自身气机变得协调的锻炼方法。如果从现代行为医学的角度看,气功锻炼是一种通过对心身健康有利的良性行为进行学习训练,最终以条件反射方式固定下来的行为疗法。如果从气功作用的心理生理学过程看的话,可将气功定义为:主要是通过使用自我暗示为核心的手段,促使意识进入到自我催眠状态,并通过心理--生理--形态自调机制调整心身平衡,达到健身治病目的的自我锻炼方法。

0821.针灸

是我国传统中医治疗技术中的一种。针与灸是两种不同的技术,针是指用针具来治疗;灸则是指用某些具有药性的易燃材料,借助燃烧时的热量作为刺激源,来进行治疗:针灸术是中国传统医学中颇具特色的发明,有着悠久的历史。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古代典籍中就已经有关于经络方面的内容,表明我国早在秦汉时期针灸经络学说已渐趋于成熟阶段。

针灸术在施治过程中,需要以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有关理论为指导。如全身有十二条正经、奇经八脉,每条脉上都有一些穴位,经络为气血运行的通路,把人体体表与内部脏腑相联。针灸时,通过对穴位产生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调整人体的各种机能,从而达到增强人体正气、祛除病邪的目的。根据人体的状态、病症的类型,针刺术、灸疗术还要利用不同的手法如提cha捻转、迎随补泻、烧山火、透天凉等,以达到不同的治疗目的。在传统的针刺、灸疗法的基础上,后世又发展出不同的针刺术和灸疗法。如针术有体针、头皮针、面针、耳针,近现代还有电针、水针、激光针等。灸法也有温针灸等不同品种,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富有民族特色的点灸等疗法。

0822.拔罐

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具特色的疗法之一。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常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

拔罐法作为古代一种治病方法,起源很早,至少在汉晋时期就已经普遍应用。在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角法记载,其法是用动物角做工具,在角内烧令热后,吸附在皮肤上,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后来,角法所用的动物角,逐渐由罐子代替,开始是陶罐、瓷罐,并演化为近代的琉璃罐。因为它简便易行,不需特殊训练,所以在民间极受欢迎。由于它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因而对许多疾病颇具疗效。建国以后,经过不断改进,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治疗范围进一步扩大,成为传统中医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

0823.导引

导引是古代一种保健医疗方法,它既有调整呼吸运动的内容,也有活动肢体的动作。导引术起源于上古,原为古代的一种养生术,春秋战国时期就已非常流行,为当时神仙家与医家所重视。后为道教承袭作为其修炼方法之一后,使之更为精密,将其作为炼身的重要方法,认为它有调营卫、消水谷、除风邪、益血气、疗百病以至延年益寿的功效。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西汉初期诸侯家族墓地)出土的帛画,是世界现存最早的导引图谱。原帛画长约100厘米,与前段40厘米帛书相连。画高40厘米,分上下4层,绘有44个各种人物的导引图式,每层绘11幅图。每图式平均高9-12厘米。每图式为一人像,男、女、老、幼均有,或著衣,或裸背,均为工笔彩绘。其术式除个别人像做器械运动外,多为徒手操练。

导引法作为我国古代医学上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从医疗意义上来说,它是充分发挥、调动内在因素、积极地防病治病;从保健意义上来看,它则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朝气,焕发精神。

0824.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是传统中医针灸法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体内气血的流通循行,具有一定的规律,用针灸治疗时,所刺激的穴位要注意其气血流行盛衰的情况,而按一定的时间来取穴。如果取穴的方法和时间符合这个规律,则治疗效果显著;如果取穴不得法,则反而有害。子午流注的思想来源于《内经》,具体方法则形成于金元时期。该法是按照日时干支推算人体气血流注盛衰的时间,选取相应的五输穴和原穴进行针灸治疗的方法,为中医时辰治疗学的内容。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状态,根据不同的时间变化而有相应的盛衰变化。人体中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及其五输穴、原穴的气血盛衰情况,由于年、月、日、时等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有所不同。根据这个原理,按时选取有关穴道进行治疗,即为子午流注法。

0825.正骨

正骨是传统中医外治方法之一,是诊治损伤的专科,也是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亦有称为伤科或骨伤科的。其治疗对象主要是外力作用所致的骨、关节和软组织的损伤,也包括同类原因引致的体内脏器损伤。

元代的《世医得效方》最早提到"正骨"这个名称,但正骨这门学问却早就有了,如唐代就有了关于开放性骨折和关节拖位的治疗方法。到清代的《医宗金鉴》一书中,对正骨这门学问做了系统总结,写成"正骨八法",总结的正骨手法有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等八种。这些手法各具特点,比国外的同类方法要早六百年,是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