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诵读 >

中外名人谈中华传统文化

1.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我认为,教儿童学古诗可以从幼儿园就开始。一般人常认为幼儿园的孩子太小,如何能懂得古诗?这种观念并不正确。以我个人四十年来教授古诗的经验,在海外教4岁到8岁的孩子学古诗,效果极佳。幼儿的直感能力强,记忆能力也强,若以唱歌和游戏及说故事的方法教孩子们学古诗,他们不仅很快就可以熟记成颂,而且会有很大兴趣。

2.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刘国正:我赞成中小学生多读些古诗。古诗的教学,有两种不正确的观念,一是嫌它古;二是嫌它难教难学。教学古诗,基本方法是让学生熟读背诵,感受其中的美,受到熏陶渐染。教师只需略加点拨,学生不懂得,留待以后加深理解。我幼时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背得烂熟但不懂,长大了才知道。一时弄不懂,以后才明白,是阅读中常有的事。

3.经典漫画家蔡志忠:春秋战国留下的哲学思想,让我们能在做人、行为处事、治国等方面有所依据;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陶冶了我们的精神;八卦、易经、理学、禅宗思想等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和大脑的想象空间。或许有人会怀疑,多看多读中华古诗文经典就能使自己更立足于未来的科技时代?不要怀疑古籍有帮助我们的能力。老子于宋代的张载就是最好的理论物理学家,老子的宇宙观到今天都还证明他的理论正确无误。而最重要的是,令自己的大脑多啜取不同的思想可发挥想象力的自由度,多读诗词、文学著作可提升人的气质和专心程度。如果我们要使自己成为世界顶尖的人,这两样条件都不可或缺的。

4.国学大师南怀瑾教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文化忘掉了,就会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试看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亡了而能翻身的民族,史无前例。

5.著名学者季羡林:西方有人认为中国到21世纪初叶将成为经济大国,甚至是军事大国。其实中国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要无愧于这样的光荣使命,不光是我们这一代人要努力,也要让孩子从小汲取传统文化的滋养,继承我们民族的优秀品格。

6.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教我背诵了几十首唐诗宋词,记得似乎是从“床前明月光”开始。有些诗句,例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不教胡马度阴山”,很容易懂。许多别的诗句不全懂,但是小孩子很容易就学会了背诵。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伤离合以后,才逐渐体会到“高处不胜寒”、“鸿飞那复计东西”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真堪托死生”“犹恐相逢是梦中”是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懂得的诗句。

7.中科院院士、华中科大校长张叔子:人文文化对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环境的造就、传统的形成太重要了!何况,对于形成思维、培养灵感、孕育创新能力,人文文化有着巨大的作用。爱因斯坦讲得多么深刻: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美国八十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斯佩里的研究成果,也充分表明人文文化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人文教育从娃娃抓起,这对强大国家、繁荣民族、造福人类而言,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也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课题中应有之义、人的非智力因素等影响极大,考虑到一个民族的源头文化的深刻影响,所以我规定了我所指导的博士生,1998年入学的,必须学、背《老子》;1999年入学的,还得加上学、背《论语》的第一篇到第七篇,否则,不予论文答辩。

8.1949年美国英文版《易经》再版的,欧洲哲学权威荣格在序言中写道:谈到世界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到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的,唯独中国的《易经》千古常新,相延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有颇有相同的地方。

9.相对论奠基人、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言: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俄形式逻辑(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如果没有走出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发现在中国都做出来了。

10.20世纪50年代,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对女儿讲: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11.世界著名信息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查理森威尔海姆谈到:知识经济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时代,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带给我们巨大冲击的这次革命,是在受惠于中国古代的伟大经典《易经》。《易经》中包含的信息论思想,不仅启发我们的科学家创造出了计算机,而且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日常生活的决策指南。

12.西画大师毕加索曾对国画大师张大千这样说:西方白人实无艺术!纵观寰宇,第一唯中国人有艺术,次为日本,而其艺术开源于中国,再次为非洲黑人。予多年惑而不解者,竟有偌许多中国人乃至东方人远来巴黎学习艺术?舍本逐末,而不自知,诚憾事也!

13.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中说:“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要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解决的问题。”基于这样的目的,他又说,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研究中国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要进行科学的总结,继承这一份宝贵的遗产。

14.1995年,赵朴初、叶至善、冰心、曹禺、启功、张志公、夏衍、陈荒煤、吴冷西等九位的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以正式提案的形式,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紧急呼吁》指出:“我国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紧急呼吁》强调:“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民族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