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国古代的史学家与史学名著

一、史家与史学名著

0001.左丘明与《左传》

左丘明(生卒年不详),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双目失明,与孔子同时或稍前。《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是左丘明为《春秋》一书作的传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体系完整的编年史。《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4),记录了二百六十九年的历史。比较全面地记述了春秋时代各主要诸侯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道德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充分表现了各国之间道德、仁义、诚信、礼仪、智慧、胆识、勇力等方面的较量,气势恢弘,群星灿烂。尤其是"社稷无常俸,君臣无常位"的历史观和对于"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由舜所倡导的五教的标榜,都对后世中华民族大一统观念和伦理道德的构建起到了重要作用。

0002.《国语》

《国语》系记言体国别史,二十一篇,大致成书于战国初年,相传为左丘明所作,又称之为《春秋外传》,和作为《春秋内传》的《左传》并列,两书互为表里,互相参证。

《国语》是一部历史文集汇编,为当时各国史官分别记录,各自成章,后经整理润色,至西汉刘向考校后定型。全书记载了上自西周穆王征犬戎,下至韩、赵、魏三家灭智伯,约五百年的历史,以记言为主,兼以记事,通过上层统治阶级士大夫的言论、辩论来反映历史事件,探讨兴衰治乱之根源。《国语》有较浓重的神秘色彩,遇事求神问卜,由对天命的崇拜,转向对人事的重视,重视人民在江山社稷中的作用;且述事情节每多虚构,如骊姬夜半而泣进谗言,显然是作者援情虚构,却成功刻画出一个口mi腹剑,阴险狠毒的人物形象。

《国语》叙述史论结合,在史学思想上是一个进步,且其记叙涉及边远地区,也记载了诸如经济、制度、风俗等方面的内容,可补《左传》之阙。

0003.《战国策》

《战国策》为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三十三篇,四百九十章。书非一时一人之作,最初并无统一名字,"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刘向在整理编订为一书之后,才确立了现在的书名。

《战国策》为叙事体,以记言为主,以国分类,各自成策,反映了各诸侯国之间尖锐复杂的兼并斗争和谋臣策士往来游说的言行,开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之先河。该书对历史记叙史实简略,又有颇多失实之处。但书中的主角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是当时的辩士、处士、隐士,抛开了道德、善恶的评判,反映士的独特价值,从人格力量上予以肯定,反映了另外一种真实。

战国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翻开《战国策》,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展现出一个"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而又从容不迫的世界,别出心裁的寓言、风趣形象的比喻,或体验衣锦还乡、指点江山、易水送别之豪迈慷慨,或深味落魄江湖、功败垂成、寄人篱下之炎凉无奈,你可以游走于"战国七雄"之间,仿佛时间与空间尚未腐蚀掉舌尖的锋芒与力量。男儿不配剑,同样可以笑傲人间!

0004.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前145约前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编订史书的遗志,公元前104年继任太史令之职。公元前98年,司马迁因替战败被俘的李陵辩护,被处以宫刑。但他忍辱负重,终于完成《史记》这部不朽之作。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个部分,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将古今中外各色人等囊括殆尽,各具特色。这种囊括古今各种智慧、各类知识、各家文化于一炉而加以融会贯通的气魄,前无古人。而其撰述宗旨则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种打通一切领域,自立学术章程,总结历史规律以求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宏伟目标,也是前无古人的。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两千多年纪传体的历朝正史开了先河。同时还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记人记事,条畅流贯而生动传神。司马迁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众多有血有肉、千姿百态、极具个性的历史人物,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达一百多个,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0005.班固与《汉书》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父亲班彪也是一个史学家,曾续补《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但班固却在汉和帝时因窦宪案牵连入狱而死,"八表"和"天文志"由其妹班昭和马续补写完成。

《汉书》在体制上承袭《史记》,改书为志,将世家并入列传。叙述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二百二十九年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包举了天地、鬼神、人事、政治、道德、艺术、文章。《汉书》对不少人物形象的塑造笔力不减《史记》,许多人物写得生动活泼,个性突出,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0006.陈寿与《三国志》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少年好学,立志于史学事业,对《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史书有深入研究。

《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国别史,主要记载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共六十年的历史。全书共六十五卷,分为《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中尊魏为正统。在比较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他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生动活泼的三国人物肖像图。后世被演绎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流传甚广。

0007.范晔与《后汉书》

范晔(398445),字蔚宗,祖籍顺阳(今河南省淅川县)。少年好学,善文章隶书,通晓音律。后来官场不得志,乃删取诸家书而作《后汉书》,着力探讨东汉社会问题,"正一代得失"。

《后汉书》原书只有纪、传,北宋时把晋司马彪的《续汉书》八志与之相配,成为今本一百二十篇,其中纪、传九十卷,志三十卷。保存了东汉诸多史料,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一些历史大事件诸如党宦之争、党锢之祸、图谶盛行等,井井有条地叙述了东汉一代的历史兴亡大势,错落有致地描画出东汉一代的社会、民情与人物百态。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称赞《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

0008.刘知几与《史通》

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于唐代名门,父(刘藏器)、兄(刘知柔)都是唐高宗和唐玄宗时的官僚。家学渊源,博览群书,其重要史学著作是《史通》。他是我国第一位史学评论家,提出了史家修养的标准,对我国史学思想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史通》包括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全书今存四十九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他认为,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两种体裁不可偏废,而在此基础上的断代为史则是今后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对我国古代史学作出了全面的总结,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史学理论,成为唐代以前我国史论的集大成之作。

0009.杜佑与《通典》

杜佑(735812),字君卿,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佑出生于名门大族,文化修养深厚,政治经验丰富,既能以史学家的眼光把握现实问题,又能以政治家的见识撰写历史著作。他于大历初年(约766)开始撰写《通典》,至贞元十七年(801)上表进书,历时三十六年。

《通典》内容包含三大部分:一是对历代制度的梳理、条贯,二是历代群士关于各种制度的分析、论议,三是杜佑本人的注释和评论。全书二百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九门。每一门中,又细分子目,每事以类相从,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通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综合性制度通史,对后世影响甚大。

0010.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自幼嗜学,尤喜《左传》。为人敦厚善良,品德高尚。他的治国之方,见于《资治通鉴》;治家之道,载于《传家集》。真正达到了儒家强调的圣贤标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与孔子、孟子一起,被尊奉为儒家三圣。

司马光花了整整十九年的精力,日夜操劳,奉敕编撰《资治通鉴》,旨在有助于国家政治,而将整个历史作为借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共记载了十六个朝代一千三百二十六年的历史事件。它是中国最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地位极为重要,为后世治国理民、为人处世,启迪智慧、移风易俗提供了范例和借鉴。

0011.郑樵与《通志》

郑樵(11031162),字渔仲,宋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他从十六岁开始谢绝人事,闭门读书,深居夹漈山讲学三十年,人称为夹漈先生。郑樵出身贫寒,却kao艰苦自学,成为罕见的史学家,花费了数十年心血成就了一部包罗各代历史的《通志》。

《通志》二百卷,主要记述上古至隋唐的制度。由纪、传、谱、略、载记五种体例构成。承继《史记》之体裁,再改"表"为"谱"、易"志"为"略"。至于纲目体例的统筹安排、史事制度的考订改编、二十略的创作等方面,都别出心裁,有独到见解。

0012.章学诚与《文史通义》

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著名史学家、思想家、方志学家。一生致力于讲学、著述和编修方志,曾协助编纂《续资治通鉴》等书。所著《文史通义》,历时二十余年,与唐代刘知几《史通》并称。

《文史通义》八卷,以"六经皆史"为编撰主旨。《六经》皆属先王政典,但却记述了古代典章制度,可见史之缘起先于经典;而且经书乃是三代之史,反而为后人所重视。他反对把历史研究仅仅局限于资料的搜集与考证,并极力提倡方志,将方志提到史书的地位,成为方志学。史家要具备史德,要客观地观察事物,如实记载历史,不得凭私意进行褒贬。这些史学观点在史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