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与经典 >

国学经典诵读老师该如何教

在如今盛行的国学经典诵读热中,老师该如何教,才能让国学经典真正受益于学生的成长,不至于成为一种走秀或形式。

国学经典诵读就成为倡导儿童阅读的一部分。在多年的发展和实践中,很多学校将国学经典诵读纳入常规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学教育在我市开展得如火如荼。如小学低年级段学生诵读《三字经》,中年级段诵读《弟子规》,高年级段诵读《笠翁对韵》,初一和高一学生分别研习《论语》。

乐清外国语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6年,该校校长朱广安表示:“通过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国学经典,不仅提高了师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特别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文明礼仪和心态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现阶段国学经典诵读这件事上,赞成者和反对者都有之,不少学校流于形式。对此,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曹鸿飞表示,国学经典诵读要紧抓三个词——意思、意义、意味。意思指诵读要粗解意思,不必微言大义,不必深刻理解,不必精确解读,不然学生会对经典有一种畏惧感,恐惧感,会远离国学经典。意义即有些国学经典的价值观在当时是合适的,到了当今时代,就需要重新审视。要让学生成为一个现代的读者,一个阅读的主体,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现代解读。这就需要做好价值观的引领。既不能恶搞,也不能全吞。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天的课还缺了一点现代的批判精神。意味就是要以诵读为主,积累为主,让诵读声成为最美妙的声音,让孩子趁着记忆的黄金年龄多积累一些,将来会有一种熟悉感,亲近感。这就是开展经典诵读的出发点。

不管是《弟子规》《三字经》和初中《论语》,这套教材就是紧扣时代脉搏,结合当下学生生活,以现代视角编写,在内容上保留了“励志、崇德、明史、为学”等精华内容,摒弃了从内容到注解再到翻译这样的较为严肃较为单调的说教模式,采用大声读、看图学、小故事、小叮咛这样的结构体例来编写。

国学经典诵读如何教就是要做到:激趣为重,诵读为主,适当引导。“我们要创造条件,创设氛围,纳入课程,纳入教学,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让学生成为国学经典诵读的现代读者,让经典诵读之声成为校园最美的声音。”